(相关资料图)
原标题:提高15分钟生活圈“智能含金量”势在必行
戴着老花镜,攥着扑克牌,4月18日,业主老张和几位牌友在“博爱幸福驿站”聚精会神地打牌,享受惬意的老年生活。“博爱幸福驿站”不仅可以娱乐,还是集自助体检、远程看病、自助取药等功能于一身的场所。不仅如此,在共治共建下,小区公共收益增加,居民新年还有红包、年货领取。近日,衢州春江月小区基层治理引发全国媒体关注。(4月19日浙江日报)
近年来,我国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,聚焦解决百姓急难愁盼,不断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需求,但从便利居民生活到提升消费品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,而智能化则是挖掘存量的有效手段。
近日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(wenjuan.com)对267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对于15分钟社会生活圈,47.6%的受访者期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,47.3%的受访者希望引入互联网+助力,科技赋能。这就需要像商务部所要求的那样,本着“缺什么、补什么”的原则,因城施策、“因圈施策”,不能一个标准、一个模子去套,而是要体现个性化、多元化和特色化,优化社区消费空间布局,配强消费载体设施,提升智能化便利化水平,丰富多元消费业态。
衢州春江月小区利用数字技术为居民提供便捷且优质的服务,除了博爱幸福驿站”,小区还为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配备了智能手环,有GPS定位、心率和血压监测;对于80岁以上独居老人,小区还对他们的水表和电表进行智能化改造,通过检测用电用水情况推测老人的生活是否出现异常。同时,对相对困难的居民,小区还组织他们购进智能售货柜,小区提供部分资金赞助,让他们通过“售货分红”形式来补贴生活。
这样的智能生活圈不仅生活便捷,而且邻里关系亲密无间。小区交付10多年,没发生过案件,没上访,没诉讼纠纷,有问题就在小区里解决。同时,小区公共收益持续增加,去年春节开始,业委会决定让全体业主共享治理“金果实”,为业主发放年货和现金红包。
衢州春江月小区这一模式,在全国各地的一些小区,也有类似体现。比如2021年11月,上海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智慧化应用平台上线试运行。如今,从徐汇区的“生活盒子”,到静安区通过探索“1+1+N社区规划师制度”打通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再到青浦区打造“江南色,温暖家”新时代青浦幸福社区特色品牌,以及浦东利用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对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进行实现缺项服务检测、布局优化分析、项目选址建议等,纷纷探索出了自己的独特“打法”,最大程度上推动社区功能不断完善、品质不断提升、环境不断改善。
提高15分钟生活圈的智能含金量,围绕老年人出行、就医、消费、文娱、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,利用线上线下服务的高效协同,初步解决老年人面临的“数字鸿沟”问题,可推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,使传统服务方式更加完善。同时,它还能为基层社区的数字治理提供保障。类似社区治理工作上门走访找不到人的情形,可以通过一键式为老服务平台同步向老人和子女进行推送,而老人安全电子围栏、出行轨迹等应用,也使得老人充满掌控感,在15分钟生活圈内安心放心游刃有余地生活。
总之,加强15分钟生活圈建设,为周边居民带来“宜居、宜业、宜游、宜学、宜养”的家门口美好生活,必须从推动科学优化布局、补齐设施短板、丰富商业业态、引导规范经营等多方面提高其智能化含量,努力把居民的“需求清单”转化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“满意清单”。(丁慎毅)
标签:
演员